欧盟:新的中亚“战略玩家”-尊龙凯时网页版

||||
当前位置 >> 尊龙凯时网页版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欧盟:新的中亚“战略玩家”
李立凡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4期 2010年09月20日

  【内容提要】 2007年6月欧盟推出维护地区稳定与促进发展的对中亚发展新战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新战略不仅表明了作为国际地缘组织利益的整溯者,更显现出其维护自身战略利益,参与国际事务合作的国际玩家本色。本文试图从欧盟对中亚渗入的历史及发展角度与战略定位,全面分析欧盟与中亚在能源、安全及社会关系的合作态势,透过表象分析来揭示欧盟以扩溢为核心的东扩方略。

  【关键词】 欧盟 中亚 战略定位 国际合作

  【作者简介】 李立凡,1970年生,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20)

  2006年10月下旬,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出访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同时访问中亚五国的欧盟国家外长。2007年3月27日欧盟一个高级代表团,包括轮值主席国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欧盟负责对外关系和睦邻政策事务的委员瓦尔德纳以及欧盟中亚事务特别代表莫雷尔以“掀开新的一页”[1]为基调出访中亚国家。2007年6月,欧盟即出台了对中亚发展新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中亚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向中亚提供经济援助、消除贫困和建立与中亚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欧盟与中亚将在经济、交通、能源、环境和教育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等。2007年10月欧盟理事会秘书长、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又相继对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三国进行了访问。

  正如索拉纳认为的,中亚地区对欧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地区在当今世界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欧盟决定继续完成欧盟东扩的使命,拓宽欧盟的范围。东扩将使与俄罗斯的边界线延长,连通黑海;并与高加索及中亚地区的联系更为密切。这将使欧盟今后在处理地区和国际事务时更具地缘优势[2]。全面深化和中亚国家的合作,是拓展欧盟中亚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欧盟作为参与中亚事务,成为起续中国俄罗斯美国后的又一国际“战略玩家”[3]。

一 欧盟对中亚的特殊战略诉求

  其实,早在80年代中期,欧盟(原称欧共体)就对中亚这几个苏联加盟共和国表示了强大的兴趣,鉴于中亚国家拥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巨大的科技和工业潜能以及丰富的矿产、油气资源,但它们的国家政体与文化形态既不完全属于欧洲,也不完全属于亚洲。欧盟希望更多地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因而最早提出在1986年欧盟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伙伴合作协议(partnership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

  冷战时期中亚地区因隶属苏联,国际社会很少对该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所关注。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亚五国陆续宣告独立,这无异为强权势力进入中亚而创契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中亚地区因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又处于国际反恐要地,其国家政体正面临着摆脱冷战的影响而走向民主社会的机遇[4],因此中亚的战略地位已受到国际瞩目。苏联解体后欧盟在原“伙伴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又与其他中亚国家签订双边的“伙伴合作协议”,主要目的是在向中亚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的同时,推行欧盟的人权、民主等西方理念和制度,促使其政府将其法律和经济政策同欧盟接轨,尽快使其西化。经过独立后15年的发展,中亚五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程,依靠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度过了独立初期的社会和经济危机。特别是在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和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有利形势下,各国财政状况不断好转,宏观经济普遍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

  一些具有资源优势、在苏联时期未得到充分开发的产业,由于国家投入的加大和外国资本的介入得到迅速成长,成为中亚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5]。

  当然中亚国家对欧洲有着迫切的需求,中亚国家在独立后急于摆脱俄罗斯的传统影响和经济转轨初期的困境,迫切需要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自1992年后陆续与欧盟签署了《政府间相互谅解备忘录》,以促进其伙伴合作协议的实施[6]。展望本世纪国际强权间能源争夺的趋势,正从“非军事力量”迈向军事强权的欧盟势必会愈来愈重视与中亚地区的关系。而欧洲安全理事会在1995年开始连续进入中亚,吸收了大量的中亚会员,并利用起与中亚的伙伴合作框架,对其他国际组织在中亚所“忽略”了的战略范畴,如政治军事、环境经济和人权(其中包括对选举的支持)开展了大量的合作,这些合作也正适合了中亚这些转型国家对社会发展的需求[7]。

  中亚的地理位置应属亚洲大陆,但从2001年9月4日欧盟执委会公布的“欧洲与亚洲:加强伙伴关系的一个战略架构文件”,欧盟的亚洲政策范畴并未及于中亚及临近亚洲部分的俄罗斯,而是将其纳为对独联体(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政策的一部分,也因此欧盟与中亚关系往往会受到欧俄关系走向的影响。

  苏联解体之初,欧盟比较担心中亚可能造成的“不稳定输出”效应,冷战结束时就借着签订双边技术合作协议,对中亚实行所谓“稳定输出”的政策,它对中亚地区的援助主要根据过去对独联体国家的技术援助(tacis:即technical assis-tance in cis)[8]。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盟陆续分别与中亚国家签署“伙伴合作协议”,直至2002年10月30日执委会再次针对中亚情势首次公布有效期为四年的《中亚战略文件》,此举大体上呈现了欧盟对中亚政策的全貌。按照2007年颁布的对中亚战略和2007~2013年欧盟委员会的地区援助计划,欧盟将人权、善治、民主和社会发展确立为同中亚各国开展合作的优先领域。

  根据欧盟2007~2013年预算批准的新的对外援助计划,欧盟将对中亚各国援助的资金增加一倍。

  在欧盟层面与中亚进行合作的同时,欧盟成员国也准备研究针对中亚各国的双边伙伴关系和双赢项目,以作为对欧盟委员会援助计划的补充,以形成一个一致而有效的欧盟中亚地区政策。

  2003年迄今,“颜色革命”席卷原苏联地区,对中亚地区的政治体制、集权效应引发了大量的冲击,欧盟面对现实政治的变迁,其实已难再回避思考中亚变局的对应策略。

二 从“地区立场”到欧盟对中亚的战略定位

  欧盟是最早制订“地区立场”的国家,1996年2月2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通过并发表了所谓的“地区立场”(regional approach)的文件,地区立场的总目标是通过某一地区各国与欧盟建立双 边关系,巩固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促进并帮助该地区的经济恢复和重建。该文件的首要对象是西巴尔干五国,即前南斯拉夫地区,为此欧盟要求该地区着重发展民主与法制,尊重人权和少数民族的权利,从现有体制向市场经济转换,实现该地区国家之间的较高水平的合作。欧盟的“地区立场”遭到了克罗地亚的强烈反对,最终引发科索沃战争。

  随后在1999年欧盟指定了《稳定和联系协议》,旨在稳定和联系的进程的基础上,通过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该地区与欧盟的一体化。协议中包括签约国对按照欧盟成员国的方式进行地区合作的承诺,通过签定双边的自由贸易协议使商品进行无障碍流动,该协议的签定意味着签约国为达到欧盟提出的条件进行改革,以符合欧盟成员国的要求完善国内的机制,完全按照欧盟的模式解决问题。

  2003年6月欧盟制宪会议草拟完成“欧洲宪法条约”,2003年年底再通过了史无前例的“安全战略文件”。该动作一方面源于欧盟因东扩的需要和全球化发展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对美国在2002年年底公布“国防评估报告(qdr)”及“国家安全战略(nss)”的回应。鉴于欧盟的“大欧洲战略”,因此欧盟设定其短程战略目标为:在周边地区建立所谓的“安全区”,以建立起友好睦邻关系。2003年6月欧盟批准了《萨洛尼卡议程》,促进了欧盟的《稳定和联系协议》进程;2004年5月,欧盟公布了欧洲睦邻政策《白皮书》,强调除推动与东(中)欧国家关系之外,也计划把摩洛哥、突尼西亚、约旦、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等环地中海国家列为对象。但欧盟执委会对此项倡议的信心有些不足,关键因素在于俄罗斯迄今未放弃对其周边地区的控制,也因此《白皮书》公布之后,原先被排除在欧盟睦邻名单外的国家更显孤立,感受最深的是南高加索地区(例如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等国)。

  2003年11月格鲁吉亚爆发“玫瑰革命”之后,欧盟执委会于2004年5月公布修订后的《白皮书》,不仅把欧盟睦邻关系“安全战略文件”由“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的代表人物索拉纳提出的以“一个更好世界里的安全欧洲(a secure eu-rope in a better world)”为主题的报告进行了修改,文件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按照其主要内容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到冷战结束后欧洲面对的“新安全环境与新威胁”,即三个新的威胁: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及有组织犯罪;第二部分提出欧盟的“战略目标”;第三部分则是提出欧盟安全战略的政策意涵。

  执委会第二次公布的《白皮书》呈现了欧盟计划与各个伙伴关系签订双边行动计划的意愿,也强调民主和人权是考虑双边建立伙伴关系的要件。之后,欧盟执委会于2004年9月修订完成“欧洲睦邻与伙伴工具(european neighborhoodand partnership instrument, enpi)”,正式表明于2007年至2013年的财政预算里编列经费,支持成员国与周边邻国推动跨境合作计划。从“欧洲睦邻与伙伴工具”的整体构思和计划内容来看,欧盟并未把中亚五国和巴尔干半岛国家列入其“大欧洲(wider european)”计划的一环,即中亚还不是欧盟全球战略与外交布局的优先对象[9]。

  严格来说,当下欧盟在中亚只是众多强权竞逐的玩家之一,相较俄罗斯、中国、伊朗或印度,欧盟对中亚关系不具地缘政治优势,也不比美国在中亚的战略布局已抢占先机,且中亚的经济及非安全政策走向还受到俄罗斯及中国的牵制,欧盟想在中亚分得战略利益,只能把眼光置于未来,眼前相关的战略作为也以稳定中亚政局、改善经济环境及加强各项技术援助为主,以营造一个推动双边建构战略伙伴关系的环境。

  从最早欧盟于1995年陆续和中亚国家签订“伙伴合作协议(pca)”来看,欧盟对中亚的政策目标首先是促进中亚的稳定和冲突预防。中亚地区包括阿富汗在内是恐怖分子的集聚地,是西欧的毒品经中亚的转运站,同时也是西欧人口走私的转运站。这些对欧盟国家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让欧盟执委会从特定的角度思考发展与中亚地区稳定的伙伴关系,进而支持中亚五国推动区域和次区域的整合;其次是确保中亚地区的民主与民生,确保其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欧盟认为,提升该地区的民主化、人权与减少贫穷,可以长期确保中亚地区的安全。因此,欧盟提供中亚地区有关建立清廉的政府、公民社会的各种技术援助。

  第三项战略目标是改善中亚地区的贸易、投资与能源供给环境。短期内,欧盟的目的是要中亚地区建立开放、市场经济导向、并能吸引外资的社会环境,欧盟也是中亚地区生产设备、投资与服务业的主要提供者。从其长期目标上看是要稳定油源的供应,保障从里海地区往欧洲的能源的安全运输渠道,并遏制俄罗斯对欧洲能源的掌控。

  显而易见,中亚国家在欧盟对外政策上不可能等同于其他周边国家,甚至还不及土耳其和高加索地区。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是介入欧亚大陆强势崛起的中国及俄罗斯后院的中亚是缓冲国,并且中亚一些国家还是欧安委员会(osce)的成员国,哈萨克斯坦还计划在2009年成为欧安会议的承办国,因此,中亚国家成为牵制中俄在地区发展的作用及欧盟的反恐前沿阵地是不可缺失的战略腹心。而中亚国家也希望通过加强与欧盟的合作,增加平衡大国关系的筹码。这为欧盟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提供了机遇。

三 欧盟与中亚的利益平衡的核心要素

  (一)政治与社会关系层面的核心要素:人权

  中亚对欧盟政治与社会利益的影响与日俱增。人权对话是欧盟整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欧盟对外政策的一个工具,旨在增进对人权和基础自由、可持续发展、和平与稳定的重视。欧盟以通过适当的渠道与中亚各国讨论人权问题,及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结构性的、定期的和以成果为导向的人权对话。这一对话的形式和特征将因国 而异,因时而变。

  综观欧盟对中亚五国关系,大抵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欧盟与中亚各国发展多面向关系时,迄今仍未摆脱将其置于发展与东欧及原苏联地区关系的架构内去思考;其次,欧盟呈现对中亚政治、经济、军事等战略构思,想到的是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的利益,现阶段对中亚地区的战略作为,焦点仍置于敦促中亚五国的政治民主化、自由市场经济的转型、协助改善投资环境或培训经济建设人才等;第三,欧盟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是从规范双边关系的法律架构开始,建立在双方必须尊重民主原则与人权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彼此的政治和经贸关系。从2006年年底德国作为欧盟的轮值国主席草拟的“欧盟对中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欧盟对现有中亚政策进行了“戏剧性的改变”[10],导致这种改变的重要原因是欧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供应环境。报告警告说,鉴于欧盟一贯将对中亚政策的重心放在指责中亚人权状况上,欧盟已经失去了中亚这一能源供应来源,未来的欧盟与中亚关系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报告同时还特别提醒说,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已经“在过去15年里抓住了为欧盟所忽略的机遇”,尽管欧盟在中亚的兴趣也主要是能源,但是,欧盟对中亚国家人权状况的指责导致了两 者关系变得非常紧张。报告强调需要采取新的有效策略以避免造成新的失败国家以及激进主义的增加,为此,报告认为,“欧盟的限制接触政策已经不能取得所想要的效果了”,欧盟现在应该改变其关注的焦点,将中亚国家视为“安全、管理与能源伙伴”。

  欧盟与中亚的政治与社会关系,最明显的作为是促进“欧洲安全暨合作会议”积极扮演中亚民主化的媒介。欧盟本身除不定期参与osce对东欧及原苏联地区国家的选举观察团,欧盟驻欧安组织常设委员会亦会不定期对中亚国家的政治情势发表声明。例如2002年12月19日欧盟对土库曼斯坦的声明(permanent council no.427),就抨击尼亚佐夫总统领导的政府违反维也纳公约规定的外国使节待遇,认为土国没有履行其在欧安组织要遵守国际人权规范的承诺;2003年2月6日欧盟对吉尔吉斯斯坦发表声明,就针对该国政府与反对党展开对话,肯定该国民主化的成果;2003年1月23日(no.432)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声明,则强烈抨击乌国刑囚政治犯与恢复死刑的做法,尤其是2005年5月的安集延事件,让欧盟迄今仍未撤回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制裁,包括终止双边政治对话、禁止乌国官员前访欧盟成员国、禁止出售乌国武器与军事装备[11]。2005年2月底在对吉议会大选后的第一份声明就指出,阿卡耶夫政权控制选民,对反对党进行打压,并就选举的透明度进行了诋毁。

  施泰因迈尔2006年年底在中亚接触各国首脑时,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人权状况作为一个突出的议题。不过在2007年年初他却将中亚人权状况放在了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优先考虑对中亚地区的区域安全,第二是能源。

  施泰因迈尔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中亚地区的“不稳定”以及来自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激进的伊斯兰教”向北蔓延到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而没有安全,也就谈不上能源供应了。

  尽管在对待中亚地区人权状况上的分歧巨大,但是目前欧盟成员国对与中亚国家接触的兴趣正在增强。但在涉及限制和接触时,成员国没有十分一致的观点。

  (二)经济层面的核心要素:能源

  据欧洲国家媒体报道,在欧盟制定其中亚政策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似乎值得讨论,即欧盟中亚新战略中的首要议题是什么?是要求中亚国家政府在人权和民主进程中取得进展,还是能源安全抑或是地缘政治利益更为重要?欧盟希望加强和中亚的战略联盟,是因为他们同时感受到了其他大国对这块天然气能源重地的虎视眈眈。特别是由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具有丰富的天然 气蕴藏,欧盟希望中亚能够承担天然气输出的“始发站”[12]。据《商业周刊》报道,现在已有俄罗斯、美国加入竞争,土耳其也有动作,就连印度和中国也都有相关发展策略。《欧盟中亚战略》中指出在2007~2013年,对中亚国家提供总额达7.5亿欧元的援助,其中大量的投入就是为打造一条绕过俄罗斯的里海油气管道。

  据专家估算,里海地区石油总储量可达900亿~2 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458.8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17.2%和7.5%,里海因此被称为“第二个中东”。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陆上石油探明储量40亿吨,居世界第七位、独联体第二位,天然气3万亿立方米。石油开采业是哈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产值占到了gdp的30%左右。目前,几乎世界所有的著名石油公司都已进入哈石油开采领域。而在欧洲的规划中,到2030年,欧盟计划进口的油气额度分别为94%和84%[13]。

  俄罗斯是中亚能源的巨大蚕食者之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光掌控大量的油源也想进一步控制中亚的油气输出,俄罗斯耗尽了中亚的能源再将其加价出售给欧洲[14]。普京总统在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提出了组建“能源俱乐部”的口号,这也是为俄罗斯打造“天然气欧佩克”[15]进行的重要部署。俄罗斯希望进一步掌控土库曼斯 坦庞大的天然气资源,渴望分一杯羹的欧洲联盟与美国则遭逢挫败。2007年5月13日,普京总统与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以及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里海东岸港市土库曼巴什举行高峰会议并签署协议,计划翻修现有的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天然气输送管线,并增建一条平行的天然气输送管。此外乌兹别克斯坦也与俄、土、哈三国签署另一项协议,同意俄全面翻修中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运输管线。

  土、哈、乌都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如俄罗斯的禁脔。由于土库曼斯坦现有输气管是沿着里海东岸北上行经哈萨克斯坦,再向西进入俄罗斯。欧盟东扩后,俄罗斯在欧盟能源战略中的意义明显增大,欧盟对俄罗斯能源供应高度依赖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地缘政治问题成为影响欧俄能源关系的重要因素。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未来既有可能成为破坏欧俄关系的“武器”,也有可能成为密切欧俄关系的“黏合剂”[16]。

  近年来欧盟与美国大力鼓动土库曼斯坦另建一条号称“和平”的输气管道,从海底直接横越里海,行经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最后从土耳其出海,完全不经过俄罗斯。如今这条路线虽尚未胎死腹中,但希望却日渐渺茫。

  2007年10月索拉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表示,能源在哈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欧盟拟在能源开发领域深化同哈合作,准备继续向哈投资,为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索拉纳还表示,跨里海天然气管道方案应得到落实,该管道将为中亚天然气向欧洲输送提供良好途径,希望在“跨里海走廊”新能源运输管线建设方面加强合作。

  根据2007年欧盟对中亚的新战略的框架,欧盟希望加强同中亚国家进行定期的能源对话,在欧洲能源宪章和能源问题的双边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采取行动,推动创建一个一体化的中亚能源市场,并支持“全球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基金”的倡议,鼓励中亚国家提出类似于欧盟的欧洲能源政策行动计划(欧洲委员会已于2007年3月通过)的倡议。当然欧盟也在制定新的能源利用政策,是否对中亚的不可再生能源有所需求,还待进一步研究,不过可以估计在近10~20年内,欧盟对中亚油气资源的需求强烈,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需求度。

  (三)国际合作层面的核心要素:安全

  一直以来,欧盟对中亚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表示忧虑。2002年10月欧盟执委会公布的《对中亚战略文件》就体现出了欧盟对中亚的战略意图。

  该文件设定援助中亚的两项重要目标,一是促进区内国家稳定与安全,二是推动区内经济永续发展及减少贫穷。而文件中就大量指出在中亚呈现上升趋势的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其中包括恐怖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的抬头、非法移民、武器扩散和艾滋病病毒的传播等[17]。

  安全问题是中亚地区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如何维护中亚各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如何加强该地区的区域性安全保证措施,如何不断增进中亚各国的安全信任程度,这些都是中亚各国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中应该努力加以研究和不断完善的现实问题[18]。苏联解体后,美国向原苏联成员国提出了可在自愿基础上与北约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建议,中亚的哈萨克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加入了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这样,北约的政治辐射力开始渗透到中亚地区[19]。

  九一一事件之后,阿富汗的毒品经过中亚地区转运至巴尔干半岛,再辗转送到西欧的情况日趋严重。2004年3月15~19日,欧洲委员会对外关系专员彭定康出访中亚并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政府代表会面。在访问期间,他特别强调了欧盟参与打击恐怖主义和毒品走私以及加速政治和经济改革进程的必要性。2007年开始,欧盟将根据新的计划对打击腐败、毒品贸易、人口贩运、输出和输入阿富汗的非法武器贸易和打击中亚的有组织犯罪给予更大的支持。欧盟将通过其在杜尚别的特殊存在加大打击毒品力度,支持尽快在阿拉木图启动地区反毒中心,加强同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的合作,以跟踪海洛因前体的生产,并将与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在打击贩卖毒品上加强合作。

  中亚五国于1994年陆续加入北约的和平伙伴计划框架,与欧盟国家的军事交往多半也是在此架构下进行。反恐战争打响后,中亚外部安全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该地区滋生了大量的恐怖主义土壤,有组织犯罪、贩毒、非法移民以及武器走私等具有全球性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由此产生了北约军队进驻中亚并谋求在该地区长期存在。英、法、德三个欧盟主要大国基于阿富汗的反恐情势,陆续开始与中亚国家加强军事合作。英国把焦点置于协助哈萨克斯坦建立空防体系[20],[16]孙晓青:《当前欧盟对俄关系中的能源因素》,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2期。

  法国相当积极展开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合作关系,建立国防专家每年进行对话交流的机制,双边并签有军事合作协议[21]。德国在中亚的侨民高达百余万人,在乌兹别克斯坦德国拥有特尔梅兹(termez)军事基地的使用权,由于德国缺乏远程大型的军用运输机,它仅在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边界维持数百名驻军,其主要任务是支持七架c-160运输机和五架ch-53战斗直升机对阿富汗恐怖组织的攻击行动。乌兹别克斯坦的特尔梅兹基地虽是德国在中亚唯一的军事前哨站,但却肩负着提供支持其他欧盟国家的反恐任务[22],该基地的基础设备较完善且易于安全防护更适宜德国部队承担反恐任务。但2002年2月德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基地使用协议时,以军售及数百万美元的财政援助为交换条件,这样的利益交换未必能维系双边长期而稳定的军事合作关系。

  中亚国家希望通过与北约及欧盟的合作获得经援,提高本国军队的素质,推动军事技术的现代化改革,同时确保各自外交政策的多元化。可以看到随着国际反恐形势的进一步复杂化,北约的战略重点也在向中亚倾斜。北约希望在中亚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后方基地”。而中亚国家将在“和平伙伴关系”框架内发展与北约成员国的关系,借鉴北约国家军队建设的先进经验来发展本国的国防力量。北约与中亚国家合作主要在三个方面:“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培训军事人员和物资、技术援助。随着军事基地的巩固,北约的触角必将伸向能源前景广阔的里海地区,特别是未来将对里海国家阿塞拜疆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 结 语

  正如上文所述,通过国际战略环境的比较分析,欧盟正在把中亚地区当作其应对美国的霸权 扩张而成为欧盟东扩的试脚点,也可以说是其参与国际战略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国家利益,按照竞赛规则所进行的外交活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亚无疑成为美、俄、印度、日本和欧盟国家拉拢的对象,在美国、俄罗斯纷纷与中亚巩固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前提下,欧盟的做法无可非议。特别是俄美近年来对中亚的战略渗入,已引起了欧盟的高度警惕,为了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欧盟重返中亚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正因如此,中亚成为国际战略“玩家”的新宠则无可非议。

  综观全球的发展,欧盟是一个区域整合进程的成功先例。欧盟的整合及扩大是“扩溢”概念下新功能主义整合理论的核心之一,如今国家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并不只局限于经济、技术等功能性领域和部门,扩大化的合作会扩散到相关领域和部门,特别是政治领域的合作会在经济、技术等功能性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从而实现政治上的整合,并逐步形成超国家的权威机构。而这也是中亚国家一体化发展的最终方向,由于中亚国家都是转型国家,经济发展和通过经济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融入国际社会,是各成员国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在现有的机制模式和国际背景下,经济利益是中亚国家利益的基础和核心。

  而欧盟的对外关系之发展模式与行为机制主要以投资、经济、金融、能源、科技、环保、全球反恐战争、国际犯罪及毒品贩卖和人权问题为主,这也符合了中亚国家摆脱贫困、摆脱苏联的影响,实现最终自治的长期目标。对欧盟来说,鼓励和帮助中亚成功实现其长期目标是它的战略方针。

  (责任编辑 陆齐华)

 

[1]李力:《大国角力正炽口欧盟中亚以开谈合作新战略》,载《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3月28日。
[2]刘元:《浅析欧盟东扩及其影响》,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9年第11期。
[3]参见наргискасенова,ес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эии:
стратегнявконтекстеевразийскойгеополитики(欧盟与中亚:欧亚地缘政治的战略内容),центральнаяазияикавказ,2007vol.3. swenden;其中касенова解释说:рольгеополитического“игрока (玩家)”подразумеваетнеобходимостьвыработкистратегиикакпо отношениюкдругимкрупным“игрокам”—сша,россиии китаю,—такипоотношениюкрегионам,влияющимн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ипроцветаниеевропы,—таким,как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особенностьюуказанногорегионаявляетсяего“зажатость” между“самымбольшимиважнымсоседом”ес—россией,а такженарождающейся“мегадержавой”—китаем.即“欧盟表达了其参与中亚的游戏是不落后于其他大国(即中俄美)参与的地缘政治组织的玩家”。
[4]irina morozova,toward social stability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central eurasia, nato science series, iias netherlands ,ios press,2005.p.102
[5]《哈萨克斯坦:中亚能源资源基地》,载《国际能源网》2007年6月5日。
[6]1996年6月21日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正式签署了《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与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伙伴合作协议》,1999年7月1日,该协议生效。双方还成立了负责合作事宜的专门机构——“乌兹别克斯坦—欧盟合作委员会”,以协调双边行动。委员会每年在布鲁塞尔召开一次例会,讨论地区形势、乌经济改革进程和提供经济、文化、教育及科技援助的问题。全文共11个部分,102个条款。
[7]marcel de haas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osce: two of a kind?, helsinki monitor: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 2007 no. 3,p.259.
[8]笔者注:tacis计划金额包括第一轨(track i)对中亚区域援助、第二轨(track ii)对吉尔吉斯斯坦的pca/tempus援助及第三轨(track iii)针对减少吉国贫穷的pilot schemes-southern ferghana等项目,可参见欧盟对外关系网:http://ec.europa.eu/external_relations/ceeca/tacis/index.htm和http://euro-pa.eu.int/comm/europeaid/projects/tacis
[9]karen e. smith,“the outsiders : the european neigh-borhood policy,”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oxford), vol.81, no.4, 2005, pp.757~773和p.758.
[10]钱平广:《欧盟转向:中亚能源重于人权》,载《东方早报》2007年2月6日。
[11]c.y. chievers,“eu orders uzbekistan sanction,”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4, 2005.
[12]bruce? pannier , central asia: eu seeks energy, presses on rights ,eurasia insight,posted on march 31,2007,http://www.eurasianet.org/departments/insight/articles/pp033106.shtml
[13]see the annex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green paper,“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nd secure energy”, at http://europa. eu.int/comm/energy/green-paperenergy/doc/2006_03_08_gp_working_document_en.pdf
[14]参见国际危机组织的报告: central asia: what role for the european union?,p.3, bishkek/brus-sels, 10 april 2006.
[15]李立凡:《俄罗斯的天然气欧佩克战略》,载《中国评论》(香港)2006年第4期。
[17]farkhod tolipov,“nationalism as a geopolitical phenomenon : the central asian case,”centralasian survey, vol.20, no.2 (2001), pp.183-194.
[18]bruce? pannier ,central asia:eu seeks energy,presses on rights,eurasia insight,3/31/07,http://www.eurasianet.org/departments/insight/articles/pp033106.shtml
[19]倪国良、杨恕:《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非经济障碍因素分析》,载《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4期。
[20]“britain to help kazakhstan with air defense system,”the times of central asia, march 21, 2003, http://www.times.kg/more/? c=2&d=117&dt=
[21]“uzbekistan, france to sign military cooperation agreement for 2003”march 17, 2003.
[22]anja schoeller-schlechtter,‘germany takes low-key approach toward uzbekistan,”《eurasia insight》, http://www.eurasianet.org/departments/insight/articles/eva090705_ pr. shtml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