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亚的关系分析-尊龙凯时网页版

||||
当前位置 >> 尊龙凯时网页版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美国与中亚的关系分析
高祖贵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2期 2010年12月29日
        【内容提要】 九一一事件后,打击恐怖主义和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扩展民主,控制能源构成美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并急剧凸显。美国在中亚加强军事安全合作,推动政治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总体看,美国对中亚的战略和政策是"立足长远,注重根本",强调使用经济手段和"软实力",进行"软拓展",并适度借助其他大国的力量。所以,它虽然是"远道后来者",但经过几年的努力,业已获取比较有利的战略态势。
  【关键词】 美国 中亚 战略利益
  【作者简介】 高祖贵,1971年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081)

  美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的初步接触,以及90年代的逐步扩展与深入。九一一事件及随后的阿富汗战争,增进了美国对中亚的认知。中亚在美国对外政策议程上的地位迅速凸显出来。本文拟就九一一后美国在中亚的利益和政策展开分析,以助于把握美国与中亚关系的特点及走势。

一 美国在中亚的利益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中亚的利益显著"并可能是永久性地"上升了。这些利益对于美国的生存,即使不算"生命攸关",那也是"极其重要"的。2001年12月13日,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伊丽莎白·琼斯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就中亚问题作证。她在强调中亚作为向阿富汗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通道和反恐前线国家的重要作用的同时,阐述了美国将在中亚继续谋求实现的、长期而重要的3方面利益:(1)防止恐怖主义蔓延;(2)帮助中亚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推行法治;(3)确保里海能源资源的安全透明化开发 [1]。2002年11月27日,美国国务院欧洲与欧亚事务司发表的报告再次指出:"美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包括安全、能源和内部改革3个方面。九一一事件之后,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反恐之类的安全问题,而且这种关注已经大为增加。然而,实现长期的稳定需要在所有三个领域都取得进步。持续的民主和市场经济改革,对于实现我们的安全利益是必不可少的,而消除恐怖分子的威胁对于推进国内改革则是至关重要的?quot; [2]
  第一,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泛起。 20世纪90年代初,中亚国家独立后,其周边的伊朗、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和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纷纷施加影响。伊斯兰复兴运动迅速席卷整个地区,填补了苏联解体后所留下的意识形态真空。在中亚南部伊斯兰文化根基比较深厚的地区,诸如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土地肥沃的"费尔干纳谷地"等地,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更为显著。成百上千的清真寺和宗教学校涌现出来;许多中亚人前往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学习伊斯兰文化;来自境外的各种穆斯林慈善机构为中亚国家,特别是为民众缓解经济困难和支撑社会福利提供资金。中亚国家的多数统治精英认为有必要支持伊斯兰教信仰来填补社会道德领域的真空状态,也对伊斯兰教复兴抱支持态度。起初,各国政府只是支持建造清真寺以帮助恢复宗教;后来,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还到伊斯兰教圣地去朝觐。一些中亚国家则积极促进发展伊斯兰教传统教派,就连因反伊斯兰教立场而遭受外界批评最多的乌兹别克斯坦,也公开表示支持比较神秘的、政治色彩较淡的伊斯兰教"苏菲派"。在此过程中,伊斯兰主义与世俗主义之间、伊斯兰主义内部温和派与激进派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
  总体看,一方面,中亚绝大多数国家和民众信奉传统、宽容、温和的伊斯兰教派;社会的世俗化程度也很高。许多人虽然表示信仰伊斯兰教,也遵循伊斯兰传统,但定时参与宗教活动的人却比较少。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吉尔吉斯斯坦人中只有1/4的教徒每月到清真寺一次;2000年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人赞同让"沙里亚法"(即伊斯兰教法)凌驾于世俗法律之上 [3]。另一方面,激进主义在中亚国家的影响也有所发展,并且逐步成为各国政治反对派的基本力量。像许多穆斯林国家一样,中亚不少伊斯兰激进组织也力图获取政治权力,甚至推翻它们认为违犯伊斯兰教规甚至被它们视为异教徒的政权。20世纪90年代末,中亚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对各国脆弱的社会政治制度产生强烈的冲击。1999年和2000年的两个夏天,"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以下简称"乌伊运")先后在中亚多个地方发动暴乱,并绑架了日本和美国的公民。中亚国家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弹压随之加强。国际社会也予以严重关注。2000年9月,美国国务院很快将"乌伊运"列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名单。
  九一一事件后,中亚国家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争""不可分割的参与者"。它们不仅是美国在阿富汗等地继续反恐和重建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基地,而且其内部存在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也 对美国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国的"反恐战争"自然将向中亚扩展。2001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的讲话中提请人们关注"乌伊运"等恐怖组织。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认为,"中亚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极端主义组织";"最为活跃的""乌伊运"直接威胁美国在中亚和阿富汗的利益以及中亚国家的稳定;原来主要威胁中国和其他中亚国家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正在改变斗争策略,对美国的威胁也在增大;注重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伊斯兰解放党对美国的威胁,无论在思想和政治上还是在安全上都显得更为广泛、深层而久远 [4]。此外,由于中亚一直存有少量的原苏联遗留下来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系统、核材料等,将极端主义与尖端技术相结合视为首要威胁的美国,必须防止这些武器从中亚各国容易渗透的边界地区泄流到美国不希望看到的国家(如相邻的伊朗)和恐怖主义组织手中 [5]。
        第二,支持政治和经济改革,推进民主化。 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处于艰难的转型期。美国人认为,这一时期的中亚国家面临5个方面的严重问题:(1)"经济上的绝望",即经济增长迟滞,或者说经济有所增长,但增长由于过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而受到扭曲,进而导致高度贫困和高失业率。(2)"政治上的失望",即公民缺乏通过政治渠道或媒体等和平方式表达不满情绪的机会。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和国家缺少法治,使民众产生愤世嫉俗的感觉和看不到进步的希望。(3)"社会没落",苏联解体之后,这个地区的医疗保健体系、教育体系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恶化。苏联时代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非法的毒品走私日益猖獗,不仅导致国民经济的犯罪化,而且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毒品日益泛滥和艾滋病的传播等。(4)"与世隔绝",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地理位置原本偏僻;加上缺少技术和资金来加以克服这种隔绝状态,中亚越发显得僻陋。这就导致该地区的民众很少有机会同国际社会发生联系,更不用说参与到世界经济和全球信息流通过程之中。(5)"地区内部关系紧张",中亚五国总体上都未能建立比较好的相互关系,因此也不能有效地处理跨国犯罪、跨境水资源管理和执法合作等诸多问题。持续不断的边界争端也严重阻碍着地区贸易的发展 [6]。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都从根本上对中亚地区的发展、稳定与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西方人看来,这些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虽然中亚各国的伊斯兰运动可能继续保持分散状态,所谓整个地区出现"塔利班化"的说法可能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中亚的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无疑已经构成了一个重要威胁。因此,无论出于铲除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土壤的现实主义考虑,还是实现美国扩展民主的理想主义目标,支持政治和经济改革都是美国的利益所在。用美国人的话说,"为了防止这些破坏性力量在中亚扎根,美国要加大力度,帮助这个地区的国家变成稳定、繁荣,并且完全融入世界共同体和全球经济的国家。美国与这个地区各国的新型关系,不仅要增进军事和反恐合作,而且要加强外交接触以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促使这些国家依据它们作为联合国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的义务,更加尊重人权。美国已经反复强调,这个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繁荣,同民主和经济改革、对人权和法治的健康的尊重,以及合作解决地区问题的意愿等多个方面紧密相连,而且这种关联是无法摆脱的。美国在这个地区的目标,包括发展独立媒体和政治多元化,以及建立富有生命力的公民社会等。美国反复不断地向这些国家的政府表明,向民主价值观和发展自由市场经济过渡--而不是加大政治压力--是确保它们的公民不转向活跃于这个地区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最好办法。" [7]
        第三,控制能源。 中亚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资料显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加上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50亿桶,估计储量 为850亿桶;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6万亿立方米,估计储量为11万亿立方米。就里海及其周边地区而言,那里至少蕴藏有1150亿桶石油,"探明的和可能的能源储备实际上是北海 [8] 油田的许多倍,并且随着进一步勘探还应该有大幅增长" [9]。同时,中亚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根据美国国务院提供的资料,哈萨克斯坦具有在2015年前挤入世界前五大石油出口国之列的潜力;2002年,它的日均石油产量超过90万桶,2015年,可能达到500万桶,超过科威特或伊朗。2002年,土库曼斯坦的日均石油产量也达到了16万桶左右。总体看,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里海地区的石油,虽然不会超过中东的总产量,但是它在未来10年内却很可能成为'欧佩克'以外最大的生产增长源地。" [10]与此紧密相关的是,由于中亚地处内陆,其能源产品必须通过管道设施才能出口到世界市场,所以,进出中亚的石油管道建设也属于美国在这个地区的能源利益的范畴。美国已经积极筹划和参与多条出口管线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1年,"里海管道集团"长达1580公里的管道投入使用,将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从田吉兹输送到黑海。此外,美国还注意到,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具有巨大的水能发电的潜力。这些潜能一旦得到开发,将能够满足中亚的能源需要。
  对于美国而言,中亚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首先意味着经济利益。美国能源资本可以从这个地区的投资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例如,美国公司已经控制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田吉兹"油田(占哈萨克斯坦石油年产量的1/3左右)75%的石油资源,2001年的估计价值超过100亿美元。随着从能源领域赚取的资金向其他领域扩展,美国公司还可能在基础设施、电信和交通等其他领域获取丰厚利润,由此与中亚国家发展良好的经贸关系。美国能源部负责国际事务的部长助理戴维·戈德温在国会作证时表示,这种经贸关系的发展,"既有利于中亚国家的发展,也有利于美国的公司。西方的公司已经计划在未来10多年里投资近1000亿美元,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这个地区巨大的能源潜力将提供相当多的机遇。" [11]除了直接的商业利益考量之外,美国还要兼顾重要的政治和战略利益。在美国人的战略和政策谋划中,同中亚国家合作开发能源并且建造不受周边大国制约的能源管道,不仅对美国和整个世界有益,而且是中亚国家实现自身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中亚的政策与发展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中亚的政策和关系主要围绕加强军事(安全)合作、推动政治改革、帮助发展市场经济和促进社会开放等4个领域展开。
  (一)加强军事安全合作

  美国与中亚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经历了逐步扩大的过程,合作的重点也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冷战后,美国与中亚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起初以核材料等拥有量较多的哈萨克斯坦为中心。后来,随着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和南亚地缘政治和"反恐"等方面的重要性上升,美国将军事安全合作的重点向乌兹别克斯坦扩展。2000年,乌兹别克斯坦开始成为美国在"对外军事资助项目"框架下大规模转让军事装备的第一个国家。2001年,美国开始认识到塔吉克斯坦在抗击伊斯兰极端势力和保持稳定的重要性,又进一步将军事安全合作向塔吉克斯坦扩展。2001年5月,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福兰克斯将军访问杜尚别,称塔吉克斯坦为"战略上重要的国家",并承诺提供安全援助。塔吉克斯坦随后宣布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12]。九一一事件后,美国迅速与 中亚国家进行谈判,争取利用它们的军事基地和领空,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为美国提供了军事基地;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允许美军飞机使用其领空,前者还允许因天气或技术原因而迫降的美军飞机着陆;土库曼斯坦经过反复权衡而宣布保持中立。就在美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订《军队地位协议》后一个小时,美军就对阿富汗发动了代号为"永久自由行动"的战争。所有中亚国家都在向阿富汗运送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也都向美国保证将继续为"全球反恐战争"提供合作,直到阿富汗实现稳定为止。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中亚设立了5个军事基地。五角大楼承认,美国"正在为在中亚可能持续多年、并举行定期军事演习的军事存在做准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也表示:"这些基地的功能可能政治性多于军事性,其意图在于向各方发出一个信息,即我们有能力返回这个地区,而且能够达到目的,我们不会忘记这个地区。" [13]也就是说,美国不一定想在中亚设立永久性的军事基地,更多的是谋求与中亚国家建立长期的安全关系,保持某种形式的军事存在,并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使用它们的军事基地。但是,无论事态如何发展,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在阿富汗实现稳定之前将继续在中亚保持驻军。正如尤格内·鲁默所说:"鉴于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驻军,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以及所有表明美国将在这个地区长期保持军事存在的迹象,美国已经变成了中亚安全的管理者。" [14]与此同时,美国鼓励中亚国家加强相互之间的安全合作,缓解地区内部因边界、跨境民族以及资源缺少等问题引起的关系紧张,改善地区局势。
  (二)推动政治改革
  美国认为,如果广大民众没有通过建设性方式表达不满情绪的任何渠道,他们就可能转而接受极端主义者所提出的、简单但充满暴力的方式;中亚国家内部普遍存在"政治上的失望"、"经济上的绝?quot;、"社会没落"、"与世隔绝"等问题,不利于这个地区的长期稳定。因此,美国努力加强整个中亚地区的民主机制及其基层组织,推动中亚国家实行内部的政治改革。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政府向从事公民和政治权力保护的非政府组织提供数百笔小额援助,呼吁维护靠养老金生活的人或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利益,促进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向电子媒体和印刷媒体提供培训、设备和生产资助,为那些承受政府强大压力的独立媒体提供支持;支持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议会和政党为加强立法机构的作用所做的斗争;为遭受处罚威胁的新闻记者和人权活动家提供司法保护;向吉尔吉斯斯坦的地方政府提供预算和市政财产管理等方面的技巧、信息,由此鼓励中央政府把国家权力向地方下放的趋势;向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人权监督网络提供支持;提供律师培训,资助法律条文的出版,努力提高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司法部门的独立性。美国人清楚地认识到中亚国家实现重大政治变革的长期性,就有意识地规划了一些援助项目,以便促进民主、自由逐步发展。2001~2002财政年度,美国为促进中亚国家民主发展的项目支付了5000万美元,其中包括资助这个地区发展非政府组织和使民众能够使用国际互联网;促进法治、司法改革、基层政治发展、地方政府满足公民需要的能力,等等。此外,美国还专门采取一些政策措施,促使中亚国?quot;改善"人权和宗教自由状况,包括与所有中亚国家就人权和民主化问题频繁举行对话,每年发表详尽的《人权报告》、《贩卖人口报告》和《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不断地批评中亚国家在人权和宗教自由方面的记录,并与中亚国家共同制定改善不良记录的行动计划和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在美国人看来,经过他们的努力,"中亚国家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展依然比较缓慢。除非领导人发生代际更换或者经济发达程度取得显著发展,否则全面的根本变革就不可能发生。然而,中亚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美国人也开始看到中亚向民主多元主义发展的积极步骤。" [15]塔吉克斯坦使原来的伊斯兰反对派融入了政府,并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演讲自由的限制。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有各个反对党派和私营部门代表参与的"宪法委员会",为建立更加民主的权力制衡结构开辟了道路。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允许曾经被禁止的反对党--"伯利克党"举行了7次地方性党员大会,以便它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而正式注册成为官方承认的政党。2002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还取消了对印刷媒体的前期新闻审查制度。虽然印刷媒体仍须按照规定进行审查,但是一些媒体已经开始刊登一些比较尖锐地批判政府腐败等问题的文章。广播媒体的管理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私营电视台和电台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变得越来越高。2002年7月,哈萨克斯坦颁布了一项新的法律,提高政党注册的门槛。但新兴政党--"阿克佐尔"(ak zhol)党仍旧成功地吸收了注册所需要的至少5万名党员,成为一个合法政党。2002年夏天,这个政党开始出版一份双周刊报纸,"公正而客观地"报道官员腐败等具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土库曼斯坦的民众则越来越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基层民主的基本问题上,诸如环境保护和妇女问题等。
  (三)帮助发展市场经济
  为了给中亚国家的民众"创造经济希望",美国在宏观层面推动中亚国家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既坚持与中亚国家就经济改革问题频繁进行对话,又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2002财政年度,美国向中亚国家提供了5300万美元的援助资金以支持发展市场经济。在微观层面,美国支持发展中小企业和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为此,美国实施了许多援助项目,其中包括向中亚各国政府提供有关改革预算和税收政策、银行系统、土地制度、关税、商业法规和会计制度等方面的专家技术建议;向小型商业经营者提供小额贷款;为数千名企业家提供管理、会计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商业技巧培训;为许多希望学习美国商业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科学人士提供到美国公司实习的机会;向私营农场主和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从育种到农业合作开发和生物技术等多方面的培训;为人们发展农业加工业提供专家顾问和市场营销帮助;创建"社区行动投资项目",提供总金额达2200万美元的小额资助,以帮助改善地方基础设施,诸如开挖水井、修建学校、开设医疗门诊和改造灌溉系统,等等。
  美国人评估认为,经其大力推动和帮助,中亚国家经济近几年逐步摆脱原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实现了程度不同的发展。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已经较好地实行了经济改革。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改革领先于其他中亚国家(特别是在银行和金融领域),改革的进展也最为突出。2002年3月,美国商务部将哈萨克斯坦界定为"市场经济国家",其依据就是这个国家在当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例如,货币可兑换程度以及对外资的开放程度、政府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政府对资源分配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然而,严重的腐败问题却在影响着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吉尔吉斯斯坦虽然某些自然资源比较缺少,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但也已经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与世界银行建立并正在实施一项旨在消除贫困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全面的发展战略。2001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9800万美元的"消除贫困和促进增长"的贷款。2002年3月,"巴黎俱乐部"重组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外债,将其2002~2004年间的债务从1.01亿美元减至560万美元 ① 。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则刚刚开始艰难的市场经济改革。美国极力鼓励乌兹别克斯坦大力推进经济改革。塔吉克斯坦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了关系,并修改商业法律,把发展缓慢的国民经济中的一些重要部分实行私有化,设置了新的财政和税收部门,以便增加财政税收和减少腐败。在中亚五国中,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其政府仍然控制着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外国直接投资微不足道,社会教育和医疗体系变得越来越落后。
  (四)促进社会进步、开放
  美国在加强军事安全合作、促进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注重推动中亚各国社会发生变化,力图从根本上培植社会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力量。首先,美国采取措施帮助中亚国家改善医疗条件, 包括以多种形式提供药品和医疗物资(例如,将国防部多余的医疗设备和其他医药物资变为援助物资);与"开放社会研究所"和"索罗斯哈萨克斯坦基金会"合作,对艾滋病高危人群采取防护措施;促使中亚国家改革医疗制度;提高地方政府防治传染病的能力;推广有关部门在婴儿健康和加强营养方面的教育,以保证最贫穷地区的儿童健康等。2001年,美国向整个中亚地区的医院、医疗门诊部以及需要帮助的个人和弱势群体,提供了价值达1.27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2002年8月和10月,美国向"费尔干纳谷地"和乌兹别克斯坦其他地区,运送了价值5600万美元的医疗物资和药品 [17]。其次,美国力图帮助中亚国家解决原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包括清除铀矿开采和加工泄露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严重威胁着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湖泊附近地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改善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控制水平,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气象台的工作水平,以便更好地预测水资源的流向和更加有效地加以利用。再次,美国采取措施帮助中亚国家打破与世隔绝的状态,增进它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促使它们改变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以便跟上世界发展潮流。2001年,美国先后从中亚国家招收316名高中生和大学生,让其在美国教育机构学习一年或更长时间后再返回自己的国家;美国还接纳55名来自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研究生到美国的高等学校,让其在公共管理、公共卫生、商业管理、法律、经济、新闻和环境保护等不同领域进行深造;美国还邀请275名中亚国家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访问美国,以使他们对美国的民主、自由的市场制度加深认识和了解;美国在已有的42个互联网站的基础之上,又新建了10个公开的互联网站,以扩大中亚国家同外部世界的联系、交流,加快这个地区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流通 [18]。此后,随着国会和政府拨款的增加,美国还与中亚国家在学生和其他人员、信息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2003年,美国开始实施一些改善中亚国家基础教育的计划。其中包括,推动中亚国家改革教材和课程设置,发展国民教育;加强教师培训;推广网络远程教学,等等。此外,美国还推动中亚国家完善法律体系,改进执法工作,加大打击毒品走私力度,防止毒资流向恐怖组织和危害社会;向新建立的缉毒机构和新招募的缉毒人员提供培训和设备,增强其战斗力;推动中亚国家加强司法合作,提高打击毒品走私的效果。


三 美国对中亚政策的特点

  美国既出于霸权扩展中的"软拓展"的一贯做法,也出于对中亚政治生态的脆弱性和中亚地区格局的复杂性的认识,对中亚国家的政策的基本特点是"立足长远,注重根本"。这一特点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其他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在对中亚国家的政策上尤显突出。
  (一)在政策手段上,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主要通过各种"援助计划"提供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社会发展援助。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中亚的援助大幅增加。2001财政年度,美国向中亚国家提供的援助高达2.3亿美元;2002财政年度,美国向中亚国家提供的金额高达5.94亿美元。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由于对美国进行反恐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所得援助也最多。2001年额外得到2500万美元的"对外军事资助"资金,1800万美元用于防扩散、"反恐"等相关项目的资助,以及4050万美元"支持自由法案"的资金。
  (二)强调使用"软实力"进行"软拓展" 。美国认为仅仅发展经济不足以改变整个社会,在促进中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通过支持发展民主和人权的政策,从根本上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和从制度上提供保障稳定的条件。正因为如此,美国积极推动中亚国家改革政治、扩大人权、发展教育、加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等。
  (三)强调"把注意力集中于长期努力"、"耐心是关键"等基本原则。 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研究所发表的报告指出,美国在中亚和高加索推行政策的方式必须考虑到这个地区的复杂性,"必须抵制 那种将美国对该地区的政策置于简单的大战略思想或口号(诸如'丝绸之路'战略这样概念)基础之上的诱惑。简单的思想通常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在高加索和中亚,任何简单的工程,无论如何令人难忘,都无法快刀斩乱麻地解决政治不稳定、经济落后和地区冲突等因素造成的棘手问题?[19]
        (四)重视借助其他大国的合作。 美国清楚地意识到自身作为中亚地区的"远道后来者"的弱点和力量的局限性,中亚周边大国特别是俄罗斯对中亚这个地区的强大的传统影响力,以及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所在。因此,美国在实施其中亚政策过程中,力图更多地争取其他大国的容忍和合作,甚至为避免引起激烈冲突而保持一定程度的战略上和政策上的克制。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研究所发表的报告同样指出:"鉴于俄罗斯对(中亚)这个地区持续千年的卷入,指望莫斯科忽视它在沿其南部边缘排列的国家的利益是幼稚可笑的,就像没有人指望美国与拉美脱离关系或者法国放弃在北非的利益一样……实际上,俄罗斯与西方在这个地区分享着许多共同利益,包括需要共同遏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打击恐怖主义、限制毒品贸易、开发里海盆地的能源资源,等等……因此,眼下的任务是寻找以合作的方式应对这个地区的挑战,把注意力集中于'正面利益',并与俄罗斯接触而不是脱离关系或盲目竞争。接触还可以给我们提供设法影响俄罗斯卷入高加索和中亚国家的方式的机会,使它卷入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我们的利益,并且确保这些中亚国家继续保持独立性?quot;[20]事实上,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采取这种比较现实的方式对待中国和伊朗在中亚的影响。
                                 

                                                                                                    (责任编辑 刘庚岑)

[1] a. elizabeth jones,"u.s.-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testimony to the subcommittee o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u.s.senate,december13,2001,p.9.
[2] fact sheet,"promoting long-term stability in central asia: u.s. government assistance one year after 9/11",bureau of european and eurasian affairs,u.s. department of state,november 27,2002,p.1,http://www.state.gov/p/eur/rls/fs/15560.htm
[3] a survey of central asia,"at the crossroads",the economist,july26,2003,p.4.
[4] fact sheet,"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u.s. policy in central asia",brookings institution,november 12,2002,pp.3~5,http://www.brookings.edu/dybdocroot/fp/projects/fsu/faq20021112.pdf.
[5] michael gfoeller and tatiana c.gfoeller,united by the caspian: pursuing u.s. national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iplomacy,edmund a.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georgetown university,november,2002,pp.1~4.
[6] fact sheet,"promoting long-term stability in central asia: u.s. government assistance one year after9/11",bureau of european and eurasian affairs,u.s.department of state,november27,2002,p.1,http://www.state.gov/p/eur/rls/fs/15560.htm
[7] fact sheet,"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u.s. policy in central asia",brookings institution,november12,2002,p.1,http://www.brookings.edu/dybdocroot/fp/pro-jects/fsu/faq20021112.pdf.
[8] 欧洲大西洋的边海,在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之间。这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9] jan h. kalicki,clinton administration's ombudsman for energy and commercial cooperation with the new independent states and counselor to the u.s. departmentof commerce,"caspian energy at the crossroads",foreign affairs,september/october2001,pp.121~123.
[10] fact sheet,"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u.s. policy in central asia",brookings institution,november 12,2002,p.10,http://www.brookings.edu/dybdocroot/fp/projects/fsu/faq20021112.pdf.
[11] middle east policy council,twenty-second in the capitol hill conference series on u.s. middle east policy,"the caspian regionand the new great powers",transcript by federal news service,washington,d.c.,p.3.
[12] ahmed rashid,jihad: the rise of militant islam in central asia,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p.111.
[13] a. murray,"challenge in the east: the us is using the war against terror to establish new bases around china,its emerging rival in asia",the guardian,january30,2002,p.10.
[14] eugeneb.rumer,"flashman'srevenge:centralasiaafterseptember11",strategic forum,institutefornationalstrategicstudiesnationaldefenseuniversity,no.195,decem-ber2002,p.2.
[15] fact sheet,"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u.s. policy in centralasia",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november 12,2002,p.7,http://www.brookings.edu/dybdocroot/fp/projects/fsu/faq20021112.pdf.
[16] fact sheet,"u. s. engagement in centralasia: successes",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november 12,2002,p.1,http://www.brookings.edu/dybdocroot/fp/projects/fsu/suc-cesses20021112.pdf.
[17] fact sheet,"promoting long-term stability in centralasia: u.s. government assistance one year after9/11",bureau of europeanand eurasian affairs,u.s.departmentofstate,november27,2002,p.3,http://www.state.gov/p/eur/rls/fs/15560/htm.
[18] fact sheet,"promoting long-term stability in centralasia: u.s. government assistance one year after9/11",bureau of europeanand eurasian affairs,u.s.departmentofstate,november27,2002,p.4,http://www.state.gov/p/eur/rls/fs/15560/htm.
[19] michael gfoeller and tatiana c. gfoeller,unitedby the caspian: pursuing u.s. national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and the caucasus,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iplomacy,edmund a.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georgetown university,november2002,pp.85~86.
[20] 同上。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