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体育-尊龙凯时网页版

||||||
当前位置 >> 尊龙凯时网页版 >> 正文
访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俄罗斯人宜刘新
岳连国 葛万青 来源:2008年07月10日 新华网 2010年04月28日

  “这是我平生最难忘的50米”——访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俄罗斯人宜刘新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 岳连国 葛万青)“参加奥运火炬传递对我来说像过生日 一样快乐,生日我每年都过,而当火炬手的经历在我一生中恐怕只有这一次。”

  不久前参加了北京奥运火炬兰州站传递的俄罗斯人宜刘新10日在北京与记者分享这段难忘经历时说,手持祥云火炬通过的50米传递路程是他“平生最难忘的50米”。

  现年53岁的宜刘新目前在北京工作,在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担任总经理。9日刚刚返回北京的宜刘新在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虽略显疲惫、嗓音有些沙哑,但激动和幸福之情仍溢于言表。

  他还没舍得脱下火炬手服装,对所获得的厚礼——自己手持过的祥云火炬爱不释手。他还给记者展示了火炬传递时别人为他拍摄的照片,以及所获得的《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火炬手证书》。

  “虽然传递路程不长,但我幸福极了,我一边跑,一边向两旁的群众挥手,并和他们一起高喊‘奥运加油’,那个场面非常激动人心。”宜刘新说,北京奥运火炬的大规模传递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奥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因此可以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还是“人民的奥运盛会”。

  他说,无论来自何方,奥运火炬手都是一家人,都肩负着传递和平和友谊,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和谐相处的重要使命。

  宜刘新能成为奥运火炬手其实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年9月,他在《中国日报》上了解到,联想集团准备从在华外国人中选拔奥运火炬手,于是他参加了这场角逐,在亲人、同事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他从数百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参加奥运火炬传递的殊荣,最终参加在兰州站的传递。

  参加奥运火炬传递使宜刘新在中国和俄罗斯成为名人,有关他的文字和照片见诸于两国各大媒体。宜刘新介绍说,俄罗斯有影响力的报纸《莫斯科共青团报》大篇幅报道了他参加奥运火炬接力的情况,在莫斯科工作的他的哥哥因此买下了300份报纸,送给自己的同事,让更多的人分享弟弟的荣誉。

  宜刘新的妻子和专程从莫斯科赶来的女儿见证了他参加火炬传递的难忘时刻,女儿为父亲拍了很多照片,并准备做一本相册,将父亲乃至全家的荣誉珍藏下来。

  此次甘肃之行对宜刘新来说收获颇丰。他5日就到了兰州,除了参加火炬接力外,他还与印度、德国、日本、菲律宾和委内瑞拉的火炬手一起参观了离兰州市100多公里远的一所乡村小学,给孩子们带去了学习用品。

  上世纪70年代曾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研习过中文和中国文学的宜刘新,是位“中国通”。火炬传递结束后,他去了敦煌,参观了莫高窟,增进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谈到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宜刘新说,他已经为女儿延长了签证,这样奥运会期间他们全家将共同在北京感受奥运气氛,并争取机会到现场观看比赛。他和夫人一起组织的“手递手合唱团”还将于近期在北京举办一场迎奥运演唱会,将邀请奥运火炬手代表参加。

尊龙凯时网页版的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