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与中国地缘政治安全浅论-尊龙凯时网页版

||||
当前位置 >> 尊龙凯时网页版 >> 中亚五国
中亚与中国地缘政治安全浅论
池敦海、赵剑 来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第6期 2010年12月14日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后冷战时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亚五国以独立的政治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以“反恐”为借口楔入中亚地区,对中亚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其他各种势力也不遗余力地渗透和争夺中亚地区,使中亚地区的局势更为复杂化。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直接接壤,中亚任何局势变化,都会对中国政治、经济、能源、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一、中亚在中国地缘政治安全中的地位

  中亚通常指亚洲中部亚细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这一地区北接俄罗斯,东邻中国,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西濒里海,并隔里海遥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土耳其,总面积近 400 万平方公里。在古代“丝绸之路”最鼎盛时期,中亚曾有南、北等多条线路横贯东西,沿线的城市因运送贵重商品的驼队云集而颇具规模。中亚五国独立之后,中亚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地位更加重要,成为世界大国权势角逐“新的地缘政治战场”。麦金德认为,中亚的山地是海权势力很难到达的地区,以此为中心,控制东欧,就可以排斥海权势力。他把亚欧大陆,甚至包括非洲大陆称为“世界岛”,从历史的经验出发,认为陆 权绝对胜于海权,断言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世界。麦金德的理论虽然引起激烈的争论,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欧大陆腹地中亚地区在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当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中国与中亚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自西汉起,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西域地区就包括中亚地区和中国现在的新疆地区。如今,中国西部一些省区,与中亚还存在着民族和宗教上的密切联系,如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尤其是新疆地区,当地少数民族与中亚一些民族长期跨界而居,联系密切。同源跨国民族 的存在和地理上的毗邻而居,使中国与中亚地区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一方面为国家间的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后,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向中亚的渗透,也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很大压力。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同处亚欧大陆腹地,其地理位置及其丰富的资源决定了它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由于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中亚早就被地缘政治学家称为世界的枢纽地带。这一地区连接俄罗斯、中国和欧洲,是大国战略交汇之地,同时也是美国联盟网络的断接地带。加之多种民族、宗教、文化交错,关系复杂,它的波动将影响 周围大片地区的稳定。

  诚然,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世界格局的坍塌,我国西北地区周边地缘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苏联的解体,使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原苏联部署在中亚地区的庞大军事力量随着中亚国家的独立而土崩瓦解,使我国西北地区长期面临的巨大军事安全压力得以消除。中亚国家奉行对我友好政策,尤其在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和在边境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协定,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中亚及俄罗斯与我国的双边军事政治关系进一步改善, 同时,中亚国家与我国发展互利合作,使我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逐步扩大,中亚国家多种力量相互制衡的局面基本形成,这一切都为我维护西北地区安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但是,也应看到,西北地区是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周边邻国众多,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现实或潜在热点集中,作为利益交集地带的中亚地区由于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和各国因为民族、领土与边界争端、民族分立主义和教派冲突、水资源等问题,成为各种力量纵横交错,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潜在热点地区。特别是近年来,以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为代表的各种极端势力在中南亚及周边地区迅猛发展,对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这些都与我国西北地区安全息息相关。

二、对中亚与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新判断

  在地缘上,中亚与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为邻,又与印度、欧洲大国有联系,同时还受到美国、日本等国的重视,上已经成为许多大国和地区力量全球战略部署的交叉点。同时,因中亚国家地缘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油气资源的丰饶高产等因素,中亚地区已经逐渐成为俄美中等大国 和地区强国竞相拓展外交影响的舞台。

  (一)美国加紧对中亚的渗透和控制。冷战结束后,中亚成为美国关注的一个重要地区,并将其作为全球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早在 1992 年 2 月中亚各国独立不久,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贝克就出访了中亚,随后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加快对该地区的渗透。1997 年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制定中亚战略的班子,制定了一套新的中亚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趁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衰退在中亚形成力量真空之际,积极介入中亚事务,增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将中亚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以达到如下战略企图:一是从南侧挤压俄罗斯的传统地 缘政治空间,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地位和影响,遏制或延缓俄的重新崛起。二是通过控制中亚增大威慑和影响中国的筹码。三是控制中亚的油气资源,减少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四是防止具有强烈反西方色彩的伊斯兰“瘟疫”蔓延。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说,美国“显然不仅对开发这个地区的资源感兴趣,而且要阻止俄罗斯单独主导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空间。美国这样做不仅是在谋求它的欧亚地缘战略目标,而且也通过争取毫不受限制地进入这个至今还封闭着的地区,维护其本身日益增强的经济利益及欧洲和远东的利益。因此,在这个难题中有利害 关系的包括地缘政治力量、潜在的巨大财富的获取、民族和(或)宗教使命的完成以及安全利益”。正因为如此,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开始对中亚地区实行全面的渗透。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契机,以阿富汗塔利班为打击重点,“进军南亚,稳坐西亚,屯兵中亚,楔入欧亚大陆腹地”,在我国西北边疆周边国家投棋设子,抢占先机,加快北约东扩的界线,以削弱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最终实现对我国战略合围之企图。

  (二)俄罗斯在中亚有着重要利益和影响。中亚地区历史上归属于沙俄和前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的解体使原苏联部署在 中亚地区的庞大军事力量随着中亚国家的独立而土崩瓦解。但继承了原苏联衣钵的俄罗斯认为,中亚五国在历史上就与俄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对俄的国家利益具有原则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俄一些战略资源“传统而稳定的供应地”,而且中亚作为一个“缓冲地带”,可把俄与阿富汗,以及“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国家隔开,有利于防止对其南部边疆可能出现的或潜在的威胁。首先,中亚各国有大量的俄罗斯人,中亚五国俄罗斯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 20%,占苏联解体后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外俄罗斯人的 40%;其次,中亚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供应基地之一;其三,该地区是俄南部国防的重要屏障和缓冲地带。因而俄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亚的渗透和扩张看成是对自身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严重侵犯,并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因此,俄罗斯从未放弃对中亚的控制和与美国的争夺。在政治上,俄罗斯加强外交攻势,改善与中亚各国的关系,遏制中亚国家对俄的离心倾向。在经济上,俄罗斯大力促使中亚国家加入以俄为核心的独联体经济联盟,增大中亚国家对俄的依赖,强化相互间的经济安全关系。在军事上,俄罗斯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双边与多边军事合作,力图把中亚国家拉入由俄罗 斯主导的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之中。

  (三)中亚对中国西北地区安全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缘安全环境从来就是复杂的。“9.11”事件后,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军事行动摧毁了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基地”恐怖组织在阿富汗的大部分恐怖训练营地,中亚极端势力也因此遭受重创。但有迹象表明,中亚极端势力的活动并没有停止,而是正变换手法,暗中积蓄力量,加紧与包括我国境内外“东突”恐怖组织在内的国际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勾结联合,伺机进行新的恐怖暴力活动,推翻当地现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 伊斯兰统治;另一方面,美国借反恐之名迅速将军事犄角插入中亚,中亚地区再次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争夺国际主导权的重点,其顺势推进“管理”欧亚大陆的战略图谋日渐显露。虽然冷战后我国西北地区出现了没有陆地直接军事威胁的安全形势,地缘安全环境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但也有许多西方国家抱持着冷战思维不放,将中国视为战争威胁,散布“中国威胁论”,采取一系列遏制包围中国的战略举措。西北地区周边一些国家也借口“中国威胁”而不断强化自己的军事实力,加之“东突”恐怖势力的进一步增长,我国西北边疆周边国家的军事冲突与军备竞赛以及国际范围内民族宗教冲突的加剧,使我国的地缘安全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首先,美国在中亚、南亚地区的军事势力,给我国西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军事压力;其次,“东突”恐怖势力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已经成为企图分裂中国的“政治工具”,直接威胁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再次,西北地区还存在诸多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热点问题,威胁着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三、新格局中的中亚与中国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和中亚五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都存在重要的共同利益。近三十年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客观上为中国与中亚五国从战略高度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冷战后国际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与国际格局深刻而复杂的调整,也对中亚五国与中国之间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创造了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因此,在经济、政治、安全等诸方面,中亚五国与中国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与合作。

  (一)经济上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互补。中亚五国的总体产业结构特点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重工业内部重视采掘业。中亚地区是全世界工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石油、天然气、煤、水力发电资源的储量都十分大,还拥有极为丰富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资源。中亚各国虽然自然资源条件不甚相同,工业结构也不尽相同,但都处于矿产开采向工业原料生产发展的初期阶段。其中能源开采是各国工业生产的强项。然而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部门很不齐全,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轻纺工业很落后。而我国西北地区虽然产业结构同中亚五国有些类似,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相对于中亚五国而言,具有以下优势;(1)轻纺工业相当发达,已经形成了以毛、棉、麻纺织品、针织品和服装为主体的纺织产品系列,西安、咸阳是我国著名的棉纺织工业基地,而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地则是毛纺织 中心。其部分产品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可提供充足的出口货源,有能力向中亚五国输出。(2)西北已形成了以石油机械、轴承、电机、机床以及家用电器为主的机电产品系列。(3)西北具有以食品、小五金、家俱、塑料、皮革为主的发达的轻工业,可供向中亚五国大量出口。西北还可以从中亚五国进口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例如作为轻纺工业原料的棉花、羊毛、生丝等农牧产品,石油、矿物肥料、大型施工设备等工业产品,这些农牧产品、能源和矿产品以及制成品,均为西北地区发展轻纺工业及加工业所必需。

  (二)政治上共同面对民族分裂势力的威胁。由于历史的原 因,独立后的中亚各国都属于多民族国家,哈萨克斯坦有 131个民族,乌兹别克斯坦有 129 个,土库曼斯坦有 105 个,就连人口最少的吉尔吉斯斯坦(466.5 万人)也多达 80 个。因此,独立后中亚国家主体民族化的构想在实践中与多民族的社会现实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使各国在理论上标榜的“国内所有民族无论历史长短、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的原则成为一句空话,造成各民族间关系的空前紧张。这种非主体民族大聚居的基本格局构成了中亚各国主体民族政体的重大隐患,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之间矛盾一旦引起事端,极易在短 时间内扩展成危及全国乃至波及周边各国的地区动荡。

  近年来我国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有所加剧,尤其是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我境内外“东突独”民族分裂势力叫嚣要“以科索沃解放军为榜样”大搞恐怖暴力活动,并企图与外部敌对势力联手推进“东突问题国际化”。新疆,这块在史籍中被称为“西域”的地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然而,在新疆一直存在着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由于历史的原因,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潜藏的分裂暗流分为两支,一支是伊犁“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分裂活动的继续;另一支是南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分裂残余势力的挣扎。 新疆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锡伯、满、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俄罗斯等 13 个民族。即使今天的新疆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和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就再次说明了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民族分裂主义是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各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和主要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三)国际政治上的共同利益诉求。中国和中亚各国,由于 国内外所面临的压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许多共同语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起步,而中亚各国还需继续巩固政治经济主权。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边境地区都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同为发展中国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有相似之处。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一直存在并干扰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大国军备竞赛从未停止,严重威胁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亚各国处在国家、民族、宗教矛盾的多发地带,防止国际争端是中亚各国面临的严峻课题。中国西北边疆的环境同样不容乐观。中亚 各国与中国在消除地区热点、民族冲突、南北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人口问题等方面虽然存在差异和分歧,也存在普遍共识。中亚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以政治利益为代价;中国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也要经历诸多考验。在国际关系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利益诉求,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国际政治关系中加强合作,共同发挥积极的作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我国西北地缘政治安全面临着美国在中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中亚“三股恶势力”、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使西北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和军事压力。中国必须把中亚放在中国全球战略中去考虑,积极应对中亚地区带给中国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中国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中亚地区的力量进行合作,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共融发展和加强区域联动合作。区域联动合作不仅意味着获得把握发展机遇的外部条件,也是有效应对当前全球化冲击的根本出路。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安全和经济合作上的成效,将为各成员国在国际社会共同发挥更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池敦海,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二系硕士研究生;赵剑,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博士研究生。

"));
"));
网站地图